摘 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因素和障碍有很多,大众传媒也日益发挥着重要影响。现有研究过多地关注大众传媒对于农民工影响的表层效果,而忽视了对于适应过程的意义建构与生活实践的理解。本文提出,由于城市适应是...
【作者简介】 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结构与社会问题等。 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工具。一方面,社会...
2009年 11月 30日至 12月 1日,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了社会工作界的盛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工作:实务与前瞻——华人社区社会工作专业研讨会。会上,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专家学者、实务机构的工作者济济一堂,就社会工...
摘要: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实务和方法均发展不足。开展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着重从理论、方法与实务等方...
作者:戴卫东 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原载《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p71-78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项目编号:05&ZD048)的子课...
提要:福利是社会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与人类的根本价值追求有直接的关系。但关于福利的本质学术界却有不同的看法。在个人福利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上,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倡导的是国家、集体利益至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悄然所至和全球化进程的长波脉动,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业已到来,“流动性”时代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这种现实通过空间的流动性、认同的流动性和个体安全指数的流动性等方面表现出来。本文以...
摘 要:20 世纪90 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个面向社会框架的超越构想;其次,吉登斯将社会福利模式的超越构想嵌入到社...
[内容提要] 在我国,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通过社区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提供福利和保障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成为社会保障制度从国家中心主义模式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转换的有效方式。中国类社区基金...
[摘 要]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逐渐凸显,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遏制。传统的社会政策并不能提供良好的治理我国城市贫困的方略。发展型社会政策在理念、政策导向、治理措施的适宜性和前瞻性诸方面,均具有标本兼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