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行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子佳苑 > 尚行社 > 正文

尚行社举办“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小型学术研讨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8-17

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学术热情,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分享学术研究成果,2020年8月15日上午9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尚行社联合《研苑社工》主办的首届小型学术研讨会在线上腾讯会议平台顺利进行。

会议由尚行社社长王涛主持,会议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刁鹏飞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葛道顺老师担任评委老师,并邀请了文法学院社工中心的李晓雯老师全程参与本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始由王涛简单介绍了一下本次论坛,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参与本次学术会议的评委老师和嘉宾老师,然后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老师寄语,并对评委老师和嘉宾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本次参赛同学共11人,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共有5位同学。第一位同学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任晓迪,她的选题十分新颖——《合意治理:农村“厕改”为何进展顺利》,农村的厕改既是改善农村农民生活、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措施,也是在当前疫情下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途径。第二位同学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李武悦,她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出发研究了疫情中的青年力量,她的论文题目是《“社工+志工”作为青年参与抗疫的主导途径:经验模式总结》;第三位同学是来自清华大学的陈思懿,她以《数字公民身份影响危机中的社区参与吗?》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视频汇报,在后疫情时代对数字化、智能化的思考很有必要;第四位是来自山西大学的乔佳鑫,他以时下热门话题“网约车”为主题,题为《网约车存在的问题分析以及治理对策,以太原市滴滴为例》的论文让我们对网约车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第五位同学是北京大学的刘璐以《精准扶贫的赋权实践——以李小云的河边村实验为例》为题,将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赋权增能的视角下,研究社会工作如何以参与式的模式介入农村精准扶贫。

五位同学答辩结束,刁老师高屋建瓴地对每位同学的文章进行了一些点评并提出建议,刁老师的点评给每个人很大的启迪,无论是文章的结构和谋篇布局,还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把握,让参会的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参与汇报的同学。

紧接着,下半场的六位同学开始他们的汇报。下半场第一位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李光绪,他的论文《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社区治理: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为社工专业专业参与农村治理提出一个方向和路径;第二位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周婷,她的论文《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度研究——基于CSS2017 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给大家介绍了互联网发展下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新特点,同时也提出了网络发展带来的一些风险;第三位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房芮,她的论文《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综述》对治理、社会治理以及民族地区的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梳理,重点关注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第四位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任文慧,她关于《社会包容视角下的流动人口城市化治理研究》的演讲启发我们在当前疫情下推进流动人口的城市化,可能需要我们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以更多的关怀和包容。第五位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王涛,他的论文《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德治建设》让我们对于新时代德治都多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最后一位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邵梧枭,他以《民宿旅游:乡村治理视角下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以鄂西南H村为例》为题,让我们在当下疫情期间各地的旅游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下,去深入反思一下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思考治理路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下半场的答辩结束,评委老师葛道顺老师非常认真细致地分析了每一篇文章的优势和不足,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写论文,思路和视野都很重要,让我们对学术文章的写作受益匪浅!

最后,研院社工主编董苧宣布了本次比赛的获奖情况,社工中心的李晓雯老师进行了最后的总结致辞。

作为研究生,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将肩负着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爱国、奋斗、使命、担当,正在成为新时代年轻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和行为特质,也将成为我们的理念与目标。本次论坛的圆满举办,让参会的同学都能有所收获,也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与担当,勇立潮头,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