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天地 > 理论动态 > 正文

社区治理“两邻理论”与社会工作创新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10-09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三社联动”模式下,社会工作更广泛地嵌入社区治理领域并赋予其新的活力。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与道德习俗,切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脉搏,响应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建构社会工作嵌入社区治理的话语体系与实践路径,仍是当下学者与社会工作者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三社联动”模式下,社会工作更广泛地嵌入社区治理领域并赋予其新的活力。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与道德习俗,切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脉搏,响应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建构社会工作嵌入社区治理的话语体系与实践路径,仍是当下学者与社会工作者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社区治理“两邻理论”的内涵

“两邻理论”是新时代加强和完善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建立新时代和谐邻里关系的新思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沈阳市沈河区多福社区居民座谈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刻点明了社区治理领域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即如何建立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解决这一问题,不能“见物不见人”,在满足基本的资金、物力支持后,更需要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分散的群众个体汇聚起社区建设的合力。

“与邻为善”强调在社区范围内的道德教化与文化熏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贯彻于社区邻里之间,内化于情感,从而营造充满温情的邻里氛围;“以邻为伴”则强调在社区居民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通过把居民组织起来,激活居民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前者塑造精神情感,后者搭建关系网络,一内一外互为表里,从而构建起超越家庭亲缘性而达至社区地缘性的“公共美德”,形成睦邻爱邻、守望相助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社区因其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形成了天然的邻里单元,将原本孤立的个体整合为社区结构的重要原子。稳定固化的空间形态带来相对紧密的耦合关系,凝结为相对紧密的关系纽带,“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表述和赞颂。然而在我国城市社区存在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奈对门不相识” 的尴尬局面,邻里交往被物理和情感双重阻隔。学界在解释这一现象的研究路径中,大致呈现两种思路,一种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个体对邻里信任或互惠关系的感知与判断,进而研究对参与邻里互动的主观意愿度。研究认为,影响居民个体参与邻里互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收入、教育水平与住房产权:收入与教育水平较高的个体,其参与社会交往的范围更趋向于工作、专业与兴趣领域;未能拥有住房产权的个体,往往缺乏对邻居的天然亲切感。另一种思路从宏观的“空间结构约束论”出发,分析社区空间的结构性转变对邻里关系的影响。研究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快速的城镇化与人员流动使得城乡社区居民之间的异质性不断增强,进而邻里之间的依存度被大幅降低,消极的社会参与取代了原来“熟人社会”的样态。

不论从哪种视角进行分析,“两邻理论”都是对重塑良好的邻里关系,还原温情、互助的社区风貌的直接回应。从“个体行为”视角进行分析,“与邻为善”重塑了邻里的信任关系,“善邻”不仅体现在道德上的“友善”,同时体现在情感上的“亲善”,形成社区大家庭的精神感召;“以邻为伴”则打破了邻里间的沟通阻塞,“伴邻”以良善的互动关系强化邻里间的互惠交流,进而增强社区居民参与邻里互动的主观意愿。若从“空间结构约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两邻理论”的实践则有助于提升居民间的生活依存度,有效消弭社区异质性的影响,居民个体的社会标签与掌握的社会资源被极大淡化,居民以无差别的平等地位参与邻里互动,个人主义将部分让位于社区共同体下的集体主义。

“两邻理论”与社会工作的契合关系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工作介入社区治理领域,其优势在于强大的实操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体系构建尚不够完善,而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支持。而社区治理“两邻理论”与社会工作的实践特点形成天然契合,回应了这一现实痛点。

根据2014年世界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发展联合大会上发布的全球社会工作定义,其核心准则为“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这一准则指导了近年来各国以本土化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两邻理论”的内涵与逻辑与这一准则达成了内在一致,尤其在社区治理领域实现了两者的契合。

(一)“两邻理论”契合社会工作维护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

社会工作话语下的社会正义,是指消除社会不公,维护社会平等,从而增进人民福祉。“两邻理论”所倡导的社区邻里关系,追求的是社区居民拥有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决策权,享有社区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良好局面。首先,社区的发展首先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与日常工作开展,这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平等参与社区活动的物质条件,居民可以在社区活动室、图书馆、放映厅、健身室等场所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其次,“与邻为善”要求社区邻里间达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从身份认知上消除阶层差异,促进邻里间的和谐友善;再次,“以邻为伴”强调了社区居民对公共事务的共同参与,规避了决策的不平等因素,从而保障了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社会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帮扶、为社区居民举办普惠的文娱活动、为居民提供协商议事的决策平台,这些都是“两邻理论”的生动实践。

(二)“两邻理论”契合社会工作保障基本人权的工作目标

社会工作意义上的保障人权,在于根据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不同服务,以保护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妇女儿童和老年人权利、残疾人权利等为主要内容,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而“两邻理论”的价值同样在于其深厚的人文关怀性,强调以人为本,回应了社区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指出了社区居民满意与否是评价社区治理效能的根本标准。“两邻理论”的基础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同时通过制度动员和精神感召,借助社区内各方力量,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存与发展,在维护弱者权益的基础上,更实现了对人权保护的示范和宣传作用,培养了居民的权利意识。

(三)“两邻理论”契合社会工作培育居民集体责任的实践导向

无论社会工作所追求的“社会公平”价值取向,抑或社会治理所追求的“善治”理念,都倡导以共有的集体责任,引导各方参与协作,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两邻理论”对于集体责任感的培育,则起到了价值引领与实践引导的双重作用。通过倡导“两邻理论”,居民不再把自己割裂为社区建设的“局外人”,而是社区大家庭的一分子,形成强大的身份认同。同时,通过“两邻理论”的实践,可以发掘广泛的、包容的、可调和的公共利益,营造真实、多样化的民主参与内容。在和谐的邻里关系之下,广泛的社区公共事务从行政化的决策议程进入民主参与范畴,营造“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集体氛围,每个人都将社区建设的责任感植根于内心,互助互爱的邻里关系也提升了沟通合作的效率与成果,社区居民从集体活动与集体决策中提升了存在感与获得感。

(四)“两邻理论”契合社会工作体现居民多样性需求的工作方法

所谓“以邻为伴”并不是要求抹除一切社区居民的个体化特质,将集体意志强压给个人,而是倡导居民以多样化特质参与公共协作,而协作的基础就是不同个体的专长互为补充,从而促进治理成果的优化。同时,要做到“与邻为善”,就要尊重邻里间的文化、习俗、信仰差异,在单元楼宇间形成“求同存异,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对社会工作而言,由于个体需求的差异化,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要考虑目标群体的特性,在思想上善解对方之意,在工作方法与内容上具有针对性,方可有效化解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两邻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创新的路径

在社区治理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建设的最终落地,需要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来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社区工作被赋予了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两邻理论”实现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自洽,且具有深厚的本土文化根基。用“两邻理论”指导社会工作创新,对于塑造社区和谐文化,促进社区良性发展,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人民情怀是社会工作创新的深厚土壤

社会工作发展的原初状态,就是为弱者或困难群体提供帮扶,以实现社会发展的平等性。“两邻理论”强调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精神需要与自治权利。这就要求社会工作创新要将人民情怀置于首位,把满足居民需要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社区营造为居民情感的家园。在推进工作创新过程中,要重点照顾弱势群体的诉求,不仅要做好服务更要做好引导,在满足其正常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挖掘其潜能与活力,促进其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维护其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二)构建新型社区“共同体”是社会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必须实现科学化、精细化与专业化的转型。在介入社区治理,尤其是在“两邻理论”的倡导下,社会工作要加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共同体”制度的建设。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中,要努力构建起“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新型善邻伴邻社区和谐关系,倡导“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共同体精神,开展社区公益、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组织共同学习、娱乐的活动机制,拉近人们的沟通距离,促进人们的情感生活交往,鼓励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

(三)有效实现“三社联动”是社会工作创新的主要路径

近年来,“三社联动”在社区治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的联动格局,在发挥资源配置优化、赋予社区治理活力方面取得突出成效,但“三社”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协调合作机制,从而更充分发挥体系优势仍待明晰。“两邻理论”的发展及其在社区治理的嵌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首先,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之间要形成良善的伙伴关系,由以往关注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向社区化、在地化转变,避免服务工作不接地气,着力提升社会工作的服务效果;其次,社会工作者与社会组织之间形成良善的伙伴关系,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杠杆作用,使优质社会资源向社区涌流,同时注重培育社区自组织,将社区居民组织和凝聚起来;再次,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之间要形成良善的伙伴关系,既要注重各自分工,又要避免各自为政,应在共同的价值引导下团结协作,将各方力量整合成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合力。

结论

“两邻理论”使社区居民将其情感归属与交往关系,从家庭的亲缘性关系扩展至社区邻里的地缘性关系,能有效营造和谐互助的社区氛围,增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两邻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未来或可成为社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