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文法学院邀请东芬兰大学社会学专业教授、社会科学系主任Juha Hamalainen以及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Kuronen Marjo访问我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洽谈,这也是文法学院与芬兰社会工作大学联盟合作的第八个年头。我校副校长张波、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会见了两位教授,就未来我校与芬兰社会工作大学联盟的长期合作展开会谈。
张波副校长、赵一红院长同两位教授合影
张波副校长首先对Juha教授和Marjo教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指出,文法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一直走在全校前端,与芬兰社会工作大学联盟六所高校合作的稳步推进,既促进了我校社会工作教育中心的国际化平台搭建,也是我校国际交流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Juha教授表示,与文法学院的合作产生了许多有益成果,双方的长期合作既是学术交流与合作,更是加强中芬友好外交的重要选择和举措。最后,双方达成了进一步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共识,并就我校回访芬兰进行了简要商讨。
会谈结束后,Juha教授和Marjo教授为我院社会工作硕士开展了两场讲座,讲座由文法学院院长赵一红教授主持。在第一场讲座中,Juha教授以埃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为切入点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芬兰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从北欧社会秩序作为芬兰社会工作专业的背景,芬兰的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的特征,芬兰社会工作的趋势、挑战以及前景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赵一红教授主持讲座
Juha教授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芬兰社会秩序的核心要素是法制社会、福利社会和公民社会,财政资源的支持和强烈的政府意愿是芬兰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的两大前提。因此芬兰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是自上而下式的政府推动发展,这与中国的社会工作发展有相似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地方。在芬兰,社会工作是系统取向,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投资。在积极发展的同时,芬兰的社会工作也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如老年人口的增多,青年人的排斥,这些都是值得社会工作学者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Juha教授做讲座
在第二场讲座中,Marjo教授以社会工作和性别为议题进行了分享。她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女性先驱的贡献、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女性工作和职业、在社会工作中的性别问题以及论文分析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在第一部分,以Mary Richmond和Jane Addams为例讲解了北美社会工作历史,同时强调目前学界对于社会工作历史的研究是缺乏的,有待进一步发展。在讨论环节,同学对于教授讲解的女性主义表现出了积极的兴趣,有同学问道“我观察到女性更多的是从事一线社会工作,承担着照顾者的角色,而在组织或者机构内部的管理层更多的是男性,您认为这是一种霸权吗?芬兰存在这种情况吗?”,对此,Marjo教授指出,在芬兰,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中男性和女性没有太大的差别,社会工作是合作式的;在制定社会政策上,男性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她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在专业上的提升。女性主义不是一种矛盾和冲突,而在于提升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此同时女性与男性也不是生理上的二元对立状态。女性主义的发展不仅对于女性,对于男性也同样有积极作用。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我们需要善于观察,看到问题。在芬兰以及其他国家,女性是大多数家庭问题的求助者,且被看作是有问题的人,这一点需要重视。
Marjo教授做讲座
通过此次学术讲座的开展,同学们对于芬兰的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芬兰依法实施全民的社会福利,建立一个内涵丰富、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个平等、公正的福利国家一直是其目标,这就决定了国家对于社会工作的推动与发展,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对比于中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注民生的需求,解决人民的困难,提高人民的幸福水平,这就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处理社会工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专业性的提升方面,芬兰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以此来推动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社会福利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