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工学人茶座:“另类的社区营造”: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可能空间
“另类的社区营造”: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可能空间
社区营造的台湾视阈。
纵观台湾社区建设的总体趋势,其经历了从具有行政化导向和政治性目的的社区发展向以社区民主自治、社区自主参与的社区营造转向。这种转向体现了如下核心特征:一是从以政治为中心转向以社会大众为中心的治理理念;二是从政府主导、民众被动参与的行政动员向民间主导、政府协同参与的社会动员转变;三是从压制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到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组织化功能转变。上述特征已经成为台湾地区政党、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大众的共识性原则和行动,使得社区营造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获得了较高的制度化、合法化基础。从大陆社区建设的总体趋势来看,虽尚不具备台湾地区社区营造所体现的相关特质,但是,具体实践中也有一些颇为相似的案例,其中,值得介绍的当属浙江省海宁市马桥街道新塘村的探索和创新。
双重力量“夹击”中的新塘村:勾连着个体困扰与公共议题间的需求审视。
随着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步推进,新塘村被同时卷入前述两股洪流之中。其结果是:村庄的整体致富促使了大量村民将原先的砖瓦农房换成了一幢幢华理楼房,使得大量旧砖瓦无处安置;半农半居的新塘人每年还种植一些庄稼,同时,以梨子为主的水果种植合作社远近闻名,加上新塘传承下来的红白事须用柴草作燃料等习俗,导致每年大量闲置柴草无法处置。上述情形带来了多重诉求:对于村民而言,房前房后到处堆放着砖瓦和水缸、酒罐等,既带来了不便,又容易影响各家的“面子”,甚至邻里之间会因为抢占堆放空间而发生冲突的现象,柴砖安置成为村民“过不去的坎儿”。对于村干部而言,“上面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如何有效推行,如何对具有“熟人社会”性质的村庄进行治理,如何保持乡村既有的“乡愁”和习俗不被现代化所打破等,这些将村干部置于“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另外,从新塘村的整体治理上看,村民之间的邻里关系、村民与基层干部的关系等,成为村庄治理转型与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关注柴砖安置,直接勾连着村庄的整体治理议题,直接关切着新塘治理向何处去的问题。
“另类的社区营造”:新塘经验再深思。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于促进农村社会关系,提升社区社会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无形的信任、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制度规范等,这应成为社会工作参与新塘社区治理的社会基础。第二,“柴砖银行”项目通过倡导村民理性看待闲置柴砖,并鼓励他们主动加入到废物利用、改善居住环境等行动中,较好地提升了新塘治理的软实力,不仅重塑了新塘村建设中的公共精神、公共意识,而且还优化了村民邻里、干群关系,形成了其乐融融的村落景象。第三,在“柴砖银行”项目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非常注重“三社联动”的机制建构。在实践中,社工积极倡导村委干部以及村民的主体性、积极性,“要让村民成为开展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借助专家力量,引导村民骨干形成村庄公共事务自治组织、吸引大学生志愿者和普通村民一道为建设美丽新塘村群策群力,打造出符合新塘特色的升级版生态文明村。第四,“柴砖银行”项目所坚持的“因地制宜”原则发挥了连带效应,新塘村的“柴砖银行”项目已经辐射到周边具有相似特征的乡村中去,将在海宁、甚至更大范围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新塘的探索可以被视为一种“另类的社区营造”实践,将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实践空间。
“柴砖银行”:新塘村治理的实践智慧。
2015年以来,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新塘村探索成立了专门处置村庄内闲置柴砖旧物的“柴砖银行”项目,即在多次村民代表会议的协商下,通过村委会牵头建立一个柴砖集中堆放点,并厘定了村民闲置柴砖可以寄存或“卖给”村委会的规则。其中,砖头以0.1元/块、瓦片以0.03元/块的价格“卖给”村里。柴火称斤寄存,考虑水分流失情况,提取的时候按照原有重量的80%提取。如果村民以后还用得着,不想卖的话,村委会可以帮村民免费寄存五年。这种做法受到村民们的极大欢迎,在项目启动半年的时间里,已建成2000平方米的集中堆放点,“柴砖银行”已经储蓄了70余万块砖、23万余张瓦片、12万公斤柴火。经村民的同意,村委会在存储这些砖瓦和柴火过程中,保留着90%的柴砖以作为“银行本金”,剩下的10%则用作村庄特色景观打造,利用废旧砖瓦美化了村庄约为2.7公里长的道路和庭院景观,整个村庄流露着古色古香和民情风俗的乡土气息。截至目前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有半数家庭(400多户)成为“柴砖银行”的“储蓄户”。在“柴砖银行”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与新塘村一起,进一步探索了柴草动物园、桃源湿地公园、水岸人家等因地制宜的品牌性项目,探索了农村废旧资源有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徐选国,1987年生,云南曲靖人,中共党员,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博士,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工作学、社区社会学、基层治理、“三社联动”等。兼任上海高校智库“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青年研究员,上海现代公益组织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深圳市慈卫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理事、督导;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
【研究成果及奖励】
积极参与世界社会工作大会(2014 & 2016)以及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并多次获得全国社会工作教育年会、社会学年会等会议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社会发展研究》、《中州学刊》等国内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近20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社会学文摘》,以及被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社会学报》、《三农问题研究》等权威刊物全文转载。近来与徐永祥教授合作出版了《宜城模式:百强县域城市社会治理新常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在研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2016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第59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2016年民政部3个部级重点课题,以及华东理工大学中央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研究项目等7项科研课题,并重点参与了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实施开展。